关于组织开展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校内遴选的通知

来源:教材建设 2025/07/04

各教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完善教材建设表彰奖励制度,选树教材建设典型标杆,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初评工作方案,现组织校内遴选推荐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版或重印,正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数字资源、数字教材等。参评教材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教材政策及管理规范。

各类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境外教材(含翻译教材),担任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或主编的人员主编的与马工程重点教材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曾以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形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以及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且未改版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

二、参评条件

(一)方向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二)继承创新。体现中国教材建设的特色实践和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有利于增强中国教材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鼓励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的教材、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冷门绝学教材以及在某学科(专业)领域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教材参评。

(三)科学严谨。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阐述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选材恰当准确,内容编排科学,文字准确流畅,图片精准适配,及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

(四)设计美观。封面和插图彰显立德树人导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中国艺术风格,符合大众审美习惯,反映学科特点,图文相融、美观精致、积极向上;版式设计专业,装帧印刷美观,合理有效降低印刷成本,绿色环保。

(五)适教利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学生认知特点,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六)使用效果显著。教材配套资源丰富,使用监测、培训等保障措施到位。使用评价好、师生认可度高,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原则上应经过2年以上(含2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不同版次的同一种教材使用时间可累计计算)。

(七)社会形象好。教材具有良好的社会评价,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违反师德师风问题。

三、申报方式和要求

(一)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

1.教材按册或套申报均可。同一课程的分册教材(如上、中、下册,教材+非独立实训教材等)视为1套;外语类课程教材同一学期的不同分册(如听、说、读、写)或不同学期的同一分册(如各学期的听力分册)视为1套。不同学期不同分册的教材不得混合申报,同一书号的丛书教材不得拆分申报。

2.同一第一主编(作者)只能推荐1册(套)。同一申报单位选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国家开放大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等不同遴选推荐申报渠道,最多推荐3册(套)教材。

3.同一主编、相同或相近课程内容的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只能选择一种申报。

(二)高等教育类

1.本次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和质量要求,且为同一主编,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选择“全册”类型申报的教材,若“单本”教材未达到入选标准,则“全册”不能入选。

2.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3.马工程重点教材不占用推荐名额,不参与省级初评,由出版单位、编写单位会同第一首席专家(第一主编)直接向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四、申报材料报送

选择不同遴选推荐渠道的《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申报信息汇总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申报推荐评审表》,电子版请于2025年7月6日下午16:00前发送至邮箱:187011333@qq.com,邮件主题及文件名命名:部门+姓名,逾期将不予受理。

选择不同遴选推荐渠道的纸质版教材请于7月7日上午9:00前送到行政楼211教务科进行备案。

附件1: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申报材料

附件2:高等教育类申报材料

教务处 

2025年7月4日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